分類: General

  • 私釀 Docker/OCI 格式 Base Images

    也是前幾天做的小東西:https://github.com/hiroshiyui/homebrew_oci_base_images

    不消多說,就是因應最近 Docker 公司調整 Hub registry 服務政策。我目前確實是窮到付不起這些開發工具的訂閱費用,只好自立自強,學著自己做 base images。

    千萬別誤會,我認為服務有價,Docker 提供的服務對於開發流程的生產力增益,絕對值得有能力、負擔得起的人付費去支撐這個服務;但如果像我這樣無力負擔的人,多走一點曲折蜿蜒的路、多耗一些自己的時間成本,也算合理。

  • 將 iThome 內容更新 RSS Feeds 自動發送至 Mastodon

    前幾天做的東西:https://github.com/hiroshiyui/ithome_updates_mastodon_bot

    目前是跑在 GCP free-tier GCE instance 上,以 @unofficial_ithome@g0v.social 身分運作。為了減輕 g0v.social 站台負擔,以及避免洗版面,所以設定成盡量不要太密集張貼,在臺灣的一般工作時間內每 10 分鐘才會發一篇,因此不會與 iThome 官方近乎同步刊登。

    開發上的感想嘛…主要是 Kotlin 雖然寫起來很開心,但是湊齊各種能夠讓這隻程式能動的第三方元件,還是不免有些心智負擔。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寫這類 utility 程式,主要常用的語言是 Ruby,這次嘗試用 Kotlin/JVM,Java 生態系我不太熟,就多花了幾天時間在找資源,但是總體來說,開發體驗是開心的。

  • 試試 WordPress ActivityPub Plugin

    今天啟用 WordPress ActivityPub plugin 試試看效果如何。

    正在開發的自家產品對於 ActivityPub 協定支援也很重視(另一個重點則是 RSS feeds/Atom),多一個參考實作可以借鏡學習,是件好事。

  • MediaWiki 架在 Shared Web Hosting 上的基本效能設定

    長期以來,我都在忍耐 MediaWiki 架在 DreamHost shared hosting 上的低效能,因為領教過更誇張的 Drupal,所以耐受度也拉高了,覺得多等個幾秒也還好。

    但是最近開始認真將 MediaWiki 當成網路筆記本後,就愈來愈覺得,每次再這樣多等個幾秒,除了浪費時間,剛剛得到的靈感恐怕也就忘了,所以就稍稍研究了一下把效能稍加提升的方法。

    在沒有登入 MediaWiki 的情形下,$wgUseFileCache = true;的效益很大,會生出靜態頁面,省掉了「到資料庫撈資料出來,再生成頁面」的昂貴開銷。這個在未登入、單純查看筆記的場景下確實是加速很多。

    但是如果在登入的狀態下,由於各人的變數不同(即使這個 Wiki 只有我一個使用者),所以如果要生成靜態頁面,要處理的毛多很多,就有點不實際。不過 MediaWiki 另外有個設定 $wgCacheDirectory 會將比如 L10N 的資源編成快取檔,也省下了不少的 DB 操作。把這個路徑設定弄好,也能在登入的狀態下,換到不少的效能。

    除了這兩項設定,$wgMainCacheType = CACHE_ACCEL;也很明顯,如果 CACHE_ACCEL 不適用,CACHE_DB 可以碰碰運氣,看看業者的 MySQL server 效能撐不撐的起來(但是別抱太大希望)。

  • 移除 Ubuntu 的過時版本 Linux Kernel

    筆記一下:

    列出系統上安裝的過時版本的 Linux kernel:

    dpkg -l --no-pager | grep "^rc" | awk '{print $2}'

    確認無誤後,一舉移除這些過時版本的 Linux kernel:

    dpkg -l --no-pager | grep "^rc" | awk '{print "sudo apt purge -y "$2}' | sh
  • 我創立了一間公司

    上一篇提到,我考慮找沒有限制 core hours 的遠距工作機會,或是自己創業。後來的發展是,我創立了一間公司「宏雅微系統有限公司」。

    自己跑公司設立的過程,跟公部門打交道,實不相瞞,稱不上順利,也難免讓我有些心浮氣躁,好在總是撐過來了。至少往後,自己或他人遇到類似的狀況時,可以從中自助或助人,也是一項收穫。

    相對地,民間機構,像是美印社(刻印行)、銀行、會計師事務所、辦公空間業者,多是和善、好溝通的,也不乏對中年創業的我投予鼓勵打氣,真的很感謝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