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看到華視新聞再度編譯了 NHK 的新聞專題報導(我想這跟在臺灣能夠比較低成本收視的日本頻道就是 NHK World Premium 有很大關係,導致現在只要是引用日本新聞畫面,幾乎就是拿 NHK 的),這則「ロボットを“着る”? 最先端の紅葉狩りとは」的「輔助行走穿戴式機器人」特別引起我的興趣,讓我想寫這篇記錄下來。
不只是較長輩的親人,我自己也深受疼痛之苦,走一點路就受不了,久而久之,惡性循環之下,恐怕愈來愈不想出門,病情也愈加惡化。完全被動的移動方式,像是電動輪椅車、自行車,在心理支援方面助益較大,對於生理的復健,則幫不上什麼忙;相對地,拐杖、輔助行走器則讓使用者的身體負荷極大,有時原本只是不良於行,用了這些輔具連帶使得施力的部位發炎,也是很麻煩。
這種「輔助行走穿戴式機器人」(代號:HIMICO,行文當下還在原型階段)運用了感測器還有電腦來預測步伐,再加以馬達驅動輔具,使得行走運動可以最省力。報導當中的長者,有了這種機器人的輔助,爬坡欣賞紅葉,於是不再是件考驗自己心智與肉體極限的苦差事了,不覺得這樣很棒嗎?
我再查了一下這家 ATOUN 公司的官網,發現這間公司是從 Panasonic 內部創業的,當下就會覺得「啊!果然還是這種能夠造福人類的『新創』最棒了啊!最高!願意鼓勵這種創業主題的母企業也最棒了啊!最高!」投入這類軟硬整合、輔具的技術學習與研發很有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