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07 年 9 月

  • 升級到 Ubuntu 7.10

    RIMG0121

    昨天用 Ubuntu 7.10 Beta 安裝光碟,我大概重裝了有六次吧?最後發現,如果安裝時使用中文語系,那 migration 資料轉移選項不會出現,但是又在背景卡著不動,就這樣你看我、我看你、敵不動、我不動,到頭來才在預設的英文介面下一切真相大白。

    如果安裝環境的網路出國頻寬不快 (譬如最近出國塞到爆的學網),記得先把軟體來源設為台灣的 mirror 站,這樣速度可能會快上千百倍之譜。

    為了把資料備份出來,還跑了一趟景美順發買硬碟轉接線,結果裡面附的電源線是條歡樂線,完全沒有作用!只好跟別人暫借條線來用。這種將 IDE 或 Serial ATA 轉換為 USB 的線,其實可視為另一種型態的外接盒,只是普遍價格都比外接盒要低。如果工作場合不需時常在不同地方跑來跑去,用這種轉接線比較便宜,因為整顆硬碟就這樣裸露在外,散熱也不是大問題,只是相對地硬碟的保護要多留意。

    安裝完,不要太快祭出 apt-get clean。善用 APTOnCD,這樣過程中下載的 deb 包可以整合成一張懶人光碟,日後要重建或新裝系統就會方便很多。

  • 媽!我成功登上林美山了!

    其實我中途很想放棄,可是突然冒出一段插曲。

    路旁的農家阿姨:「你要騎去哪裡?」
    我:(指著山頂)
    農家阿姨:「淡江喔?」(*蘭陽校區)
    我:「嗯。」
    農家阿姨:「騎得上去嗎?」
    我:「(吸口大氣) 可以!」
    農家阿姨:「很好很好,給你加加油。」

    於是無法拋棄無謂的男子漢自尊心的 Hiroshi,就硬是這樣時騎時步行地登上了林美山。

    37740002

    路旁山澗,由於沒有帶任何飲水 (好孩子不要學),所以停下來喘氣、沖涼休息一陣子;但是見聞太多蟲虫藉由溪水進入人體的事件,我並不敢生飲 (好孩子請效法)。

    37740004

    到達淡江的時候,一夥準備乘著機車出遊的學生車隊,因為看見我騎著單車上來而騷動。所以之後我的目標是比照正式比賽,全程腳不落地,希望嚇到更多人。

    37740003

    傳說中的淡江蘭陽校區。

    37740005

    天氣不好,但是來到這邊了,還是要拍一張蘭陽平原才算不虛此行。

  • 來日若添購新數位相機的一些想法

    RIMG0115

    這張是在路上抬頭見到彩虹的時候趕緊搶拍的。在那當下,我身上背著兩台相機:

    1. RICOH Caplio G4 wide
    2. Minolta Dynax 5xi

    如果以一般的想法來思考,後者這台底片單眼成像表現應該是樂勝,要拍這種難得的美景,理應祭出 5xi 姊。不過,我用的卻是前者 G4 君。

    為什麼?

    我應該請當時路過的老伯伯,拍下我那時站在馬路旁的樣子:後面背著電腦包、再斜背一個側背包、手拿著雨傘、手忙腳亂想找出相機放在哪裡…。

    為了不錯過這樣稍縱即逝的景色,輕便的消費機 G4 君只要我打開相機包取出來,按下電源鍵即可驅使他開始拍攝。

    相對的,後來我也趕緊再啟用 5xi 姊搶拍。首先我必須先把相機包整個拿出來掛在脖子上,再把 5xi 姊小心翼翼地取出、取下鏡頭蓋、卸底片、再從背包翻找底片、上底片、觀景瞭解曝光參數、對焦、按快門…。雖然這些繁雜的步驟最後並沒有拖延到拍下彩虹,可是那時我開始思考:以我的攝影習慣,未來是否真有必要「直升 DSLR 爽度直接攻頂」?

    當初會想用標下 5xi,不瞞說,也是因為看到很多所謂的「毒照」,甚至是實際用過高大個學弟的 DSLR 拍攝同學會之後大受成像品質的震撼,所以想要試著先用 SLR,以比較低的花費門檻 (5xi 姊機身加鏡頭整組我以兩千元得標),學習進階攝影技術。

    底片的顆粒感我很喜歡,自由度比起 G4 君很大的 5xi 姊,我也很滿意她的表現。只是,若只是想要隨時紀錄下生活之中所見到的剎那風景,輕便的消費機會方便得多。權衡之後,我想我日後若要添購一台新的數位相機,它將不會是 DSLR,而可能是一台可以補 G4 君不足之處 (高 ISO 時雜訊過高、無防手震) 的消費機種,或者是所謂介於中間地帶的小炮機。

    延伸閱讀:最棒的隨身機

  • 這標題…

    喂喂…好險沒有中招。

    xss

  • 考慮收山

    精確一點的說法是:從虛擬主機商那邊搬回來,自己架設主機,只花網域名稱和 flickr Pro 帳號的費用。

    平常只是寫這些有的沒的,其實主機單純吐 HTML 文件和少許的佈景圖片出來,沒有搞什麼大事業,耗不了什麼頻寬;當初原本認為 DreamHostRuby on Rails friendly 的虛擬主機商,捨不得少掉一個測試程式的窟,可是年繳這些錢對我而言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打算這次到期之後,就跟它說再見。 (是不是有人看到這裡就想開始模仿天線寶寶了?)

    轉移到 WordPress.com 的方案也有考慮過,但是和自己架設 WordPress 相比之下缺少太多調整的彈性,況且我也不想重蹈被特定系統綁死、屆時轉換系統又要一陣大工程的覆轍。

    主機目前預定從同學那邊接手一台她用了四年的電腦,看過配備之後會往節能、抑噪的方向來調整。當初我好像就是受不了機器在睡覺時仍然嗡嗡作響,才會想要搬到虛擬主機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