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不過是想混口飯吃

承續〈當你在開源社群熱心過頭,就會有人認為你很好拗,或活該被拗〉、〈為了找工作,而製作一個能力展示開源專案,是個壞主意〉這兩篇。

我覺得別人對我有些誤解,但是又不知如何解釋。直到最近,我才因為想起一段往事,比較能夠透過類比,來表達我的想法。

大學時,我原本有個交情還不錯的同學(本文且以「A 子」代稱),後來因為一場誤會,就疏遠了。

誤會是如何發生的呢?是因為我有次在與 A 子聊天時,稱讚 A 子在超商打工「真的很厲害」,但是在 A 子聽來,我好像在取笑她,於是很生氣。

那時候的超商店員,需要懂的事情就已經包山包海了,更別說是現在。所以我那時是真心覺得她很厲害,光是要我記櫃台後面陳列那一整片香菸的俗稱、通稱,我都辦不到了,遑論還有那一大堆服務項目與作業流程。

直到畢業,直到現在,我都沒能與 A 子好好道歉。

其實那時候我就明白了,A 子「真的很厲害」的原因是:

她如果無法「那麼厲害」,半工半讀、自力更生的她,生活就會難以為繼。

回過頭來看看我,我如果無法把我的能力展示作品(aka 樸實注音鍵盤)做好,我就沒有機會可以接到工作。

把鍵盤鍵帽刻好,考慮排版的平衡、對稱,嚴格到以像素為單位在計較,每每讓眼睛相當疲憊,甚至疼痛不適,並不是什麼「手作職人精神」在驅使我這麼做。

我只不過是想混口飯吃。

當然,你可以覺得我做的工,並不值得我喊的計價方式,這是你的自由。

自從我果斷決定放棄做 Android App 開發,其實我也否認(或確認)了自己在這市場上的價值、斤兩。

在這裡講出來,也只是想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聯邦宇宙對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