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ui-Hong YOU

  • Lose Face

    就一個長相不討喜、從小到大皆「顧人怨」的人來說,網路的匿名特性正好能夠讓他「重新做人」,或者說,讓他能夠有機會展現真誠的自我,不被因人廢言、全然否定。而實名制走的路線卻與他所期望的大相逕庭。

    當然,你儘管可以在一個實名制社群網站留一個花名、藝名、假名,但是你連結的熟人親朋好友還是會直接、不彆扭地稱呼你真名,雖然這種社會網絡留下來的人肉搜尋線索不僅適用於實名制社群網站,亦更早就用在既有的那些匿名制社群網站(如:無名挖挖挖Spokeo),然而 Facebook 更進一步想盡辦法挖出你的、或誘使你掏出全部個資與喜好,如此運作 data mining 時將更為精準(也就是那些公關行銷業者最企盼的夢土),你也就更加無所遁形。

    相對地,Facebook 要你在它面前剝到一件不剩全部脫光光才甘心,對於你送給它的東西卻很吝惜給別人看,透過預設權限的運作,「外人」要點開那些 Facebook 的 URLs 就常常碰壁。要嘛你乖乖註冊一個帳號、屈服於他的淫威全部脫光光,不然你就只能像隻不識時務的瘋狗在外頭狂吠這不滿,再一笑置之關掉這閉門羹的瀏覽器分頁。

    而這些讓你吃閉門羹的連結之中,不乏那些講人權的個人、政黨、社運團體(資訊人權何在?),也不乏需要網路曝光的公益、社福單位(Facebook Only,外人請滾蛋?)。

    不識時務、不合時宜的你,除了對著佐伯克的照片比中指,真不曉得還能怎麼辦才好。

  • 老車翻新

    家裡的 KHS M-200,HARDAWAY 學弟稱之為「老學長」,乃是因為這台自行車是我讀高中時的通勤夥伴,畢業後,土除上的車牌與宜蘭縣校外會貼紙均未除去,算算,1998 年至今,老學長當之無愧。

    其實,這台車之前是表哥在騎的,據說他曾經將這台車從台北騎回宜蘭過;而我單次的最輝煌戰績,是來回福隆,相形之下真是遜掉了。

    現在,這台車則做為阿爹平日的短程運動、採買交通工具。

    幾週前,偶然對這部老夥伴端詳打量了一下,多處皆有歲月的痕跡與磨蝕,特別是煞車與後輪外胎,影響安全與騎乘效率,為此決定要將老夥伴好好整理一番,讓阿爹騎得安心、開心。於是上網訂購了內外胎、吊煞組、飛輪、鏈條、大盤。

    其實原本有打算將煞車換成 V 夾的,可是最終考慮到成本,以及我還沒學過、沒把握的重新走線,便仍沿用吊煞。此次採用鋁合金材質製品,換掉已經滿是鏽痕的舊吊煞。

    外胎使用 26 * 1.5 的規格,寬度較一般通勤車成車採用的要細,騎乘時較輕鬆。

    飛輪是這次整修時,最傷腦筋的地方。原先沒有注意到老夥伴有多「老」,以為換一個新的六速飛輪肯定沒問題,豈料老夥伴使用的是五速飛輪,硬要在現有花鼓上裝六速飛輪,結果就是飛輪會卡死無法轉動,解決方案是分別在花鼓兩側各墊一個墊片(華司、Washer),而右側的墊片因為會稍微卡到車架的變速器螺絲固定處,需以銼刀稍微修整,方能盡量與車架貼平、好讓勾爪、輪軸、飛輪三者取得最大密合。

    整修成果個人非常滿意。花不到新車的一半費用(以當前一台品牌車通勤款約四千元來算),可讓十幾年的老車宛如新生,絕對划算。

  • 賢者之石的材料

    在《鋼の錬金術師》設定裡,「賢者之石」的材料是人命。

    現實生活裡,也有這種東西。

  • 3DS 的老祖宗

    前幾天從 Wenlitweet 看到任天堂紅白機 (Family Comuter) 的 3D 系統。從不知道紅白機曾出過這項週邊,便再上網做功課,看到「你以為3D影像風潮現在才引爆?? 那可就大錯特錯啦! – 阿呆的武士天使團&遊樂器模擬器博物館」這篇寫得頗詳盡的。

  • Android 更換記憶卡

    有夠簡單,只要把記憶卡內容對拷就可以了,譬如使用 rsync 的話:

    rsync -av /media/23E0-1302/* /media/3C7E-A120/
              (原記憶卡)          (新記憶卡)

    就這樣,一行解決,沒有什麼認卡號或 Partition UUID 的問題。

    不過如果你有另外切 ext3/4 之類的檔案系統分割區玩一些奇奇怪怪的應用,那可能就要再考慮分割區的問題了(我沒這樣玩,所以別問我該怎麼做)。

  • 用 Vala 查檔案的 Extended Attribute

    其實 GNOME Shell 提醒了我一件長久以來一直很想做的東西

    想把這個東西做出來,我至少必須先確認一件事情:我可以為檔案設定 metadata,即所謂的 extended attribute,如此我預想中的使用者介面才能夠存取多樣化的物件屬性。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在 Linux 底下,我可以設定 xattr 無誤。

    [yhh@haruka ~/test]$ attr -s .TYPE -V "C Source Code" hello.c
    Attribute ".TYPE" set to a 13 byte value for hello.c:
    C Source Code
    [yhh@haruka ~/test]$ attr -l hello.c
    Attribute ".TYPE" has a 13 byte value for hello.c
    [yhh@haruka ~/test]$ attr -g .TYPE hello.c
    Attribute ".TYPE" had a 13 byte value for hello.c:
    C Source Code
    [yhh@haruka ~/test]$

    剛剛又用 Vala 寫了一個 PoC 小程式來驗證使用 GIO 存取 xattr 的可行性,筆記一下:

    int main (string[] args) {
      var file = File.new_for_path ("hello.c");
      FileInfo file_info;
     
      try {
        file_info = file.query_info ("*", FileQueryInfoFlags.NONE);
      }
      catch (Error e) {
        stderr.printf ("Error: %s\n", e.message);
        return 1;
      }
     
      stdout.printf ("Has .TYPE attribute? %s\n", 
                      file_info.has_attribute ("xattr::.TYPE").to_string());
      stdout.printf ("File Type: %s\n",
                      file_info.get_attribute_string ("xattr::.TYPE"));
     
      return 0;
    }

    執行結果:

    [yhh@haruka ~/test]$ valac --pkg gio-2.0 testGFileAttrib.vala
    [yhh@haruka ~/test]$ ./testGFileAttrib
    Has .TYPE attribute? true
    File Type: C Source Code
    [yhh@haruka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