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ui-Hong YOU

  • Translation Template Extractor 為自己開發的 Drupal 模組維護語系翻譯檔

    想要為自己開發的 Drupal 模組維護語系翻譯檔,剛剛在尋找解決方案,結果有現成的 [Translation template extractor] 可用。

    雖然 Drupal 本身的翻譯介面已經算很好用了,配合 L10N Client 更可以「逐頁翻譯」,從上下文判斷應給的恰當翻譯,避免鬧誤譯的笑話,但是翻譯好的成果都像瀨尿牛丸般混合存在 DB 裡,所以還需要 Translation template extractor 這類軟體的輔助。

  • 給 Drupal 用的 Vim 設定

    Drupal 雖然是用 PHP,但是自己有一套風格與規範,通常裝好的 Vim 仍不合用。

    我會建議專門為 Drupal 開發工作開一個 shell account 來用,然後拿 Drupal 上的 [Vim Plugin For Drupal] 放到這個帳號的 ~/.vim 底下:

    wget "http://ftp.drupal.org/files/projects/vimrc-7.x-1.x-dev.tar.gz" && cd ~/.vim && tar xvfz ~/vimrc-7.x-1.x-dev.tar.gz --strip-components=1

    記得要更新 ~/.vimrc,這樣安裝的特用 Vim Plugin 才有效用:

    cat vimrc_minimal.vim >> ~/.vimrc

    通常來說,要開發的 Drupal 模組,檔案應該是放在系統目錄底下,合理的 owner 可能是 root, http, apache 這類的。所以如果這個專門帳號沒有跑 sudo 的許可,記得用 visudo 新增。之後就可以用 sudo -e filename 來 coding,且會吃這個帳號的 ~/.vimrc 特用設定,不會和其他帳號搞混。(前提當然是 EDITOR 環境變數需為 vim)

  • 裸視 YouTube 3D

    少女時代彷如在我眼前躍現的感受,實在有趣。

    今天讀到魏澤人老師的〈松鼠博士的魔法眼鏡: 3D 超任模擬器〉覺得很新奇,也很感動,在 COSCUP 2012 聽過他的場次後,再讀到這篇,更加覺得這種劍及履及、以實作證明想法的作為,正是黑客精神的體現。

    我手邊沒有 3D 眼鏡,為了要觀看魏老師的 demo 影片,只能切換到「沒有眼鏡」觀賞模式,試著用裸視來體驗。適應了一陣子,才掌握到讓那兩個提示的白點疊合在一起的方法:

    1. YouTube 預設的影片長寬太小,用下方控制工具調成「展開」把影片放大,個人經驗是這樣裸視 3D 會比較容易成功。
    2. 以「稍微皺眉,但還沒到要瞇瞇眼」的雙眼,來注視「沒有眼鏡」模式下那兩個提示的白點,眼睛會漸漸覺得有些「失焦」、鬥雞眼,會覺得兩點漸漸往中間靠,直到疊合在一起。
    3. 此時會覺得影片畫面由左右兩幅變成左、中、右三幅,中間那幅就會呈現 3D 效果。之後就不必再皺眉了,可以放輕鬆看,效果更明顯。

    在 YouTube 用 “yt3d:enable=true” 搜尋,可以找到更多支援 3D 觀賞模式的影片。

  • Synaptics 觸碰板幾個有趣的設定

    參考 [Touchpad Synaptics – ArchWiki],關掉 GNOME DConf 底下對 /org/gnome/settings-daemon/plugins/mouse/ 的控制,交還給 Xorg 管理;再修改 /etc/X11/xorg.conf.d/10-synaptics.conf。

    其中 VertTwoFingerScroll 與 HorizTwoFingerScroll 就是類 Apple 的雙指垂直、水平捲動,EmulateTwoFingerMinZ 與 EmulateTwoFingerMinW 則是其靈敏度;CircularScrolling 是類 iPod 的圓形捲動,可以用觸碰板的邊邊角角來畫圓捲動,CircScrollTrigger 則是設定觸發作用的邊角。RTCornerButton 與 RBCornerButton 分別設定右上角、右下角點擊對應滑鼠按鍵。

    我目前的設定是:

    Section "InputClass"
            Identifier "touchpad catchall"
            Driver "synaptics"
            MatchIsTouchpad "on"
            MatchDevicePath "/dev/input/event*"
            Option "TapButton1" "1"
            Option "TapButton2" "2"
            Option "TapButton3" "3"
            Option "VertEdgeScroll" "off"
            Option "VertTwoFingerScroll" "on"
            Option "HorizEdgeScroll" "off"
            Option "HorizTwoFingerScroll" "on"
            Option "CircularScrolling" "on"
            Option "CircScrollTrigger" "7"
            Option "EmulateTwoFingerMinZ" "40"
            Option "EmulateTwoFingerMinW" "8"
            Option "CoastingSpeed" "0"
            Option "RTCornerButton" "3"
    EndSection

    先關掉 VertEdgeScroll 與 HorizEdgeScroll 挪出一點感應空間來,再把雙指捲動打開來替代。然後設定左側為圓環滾動觸發區,並設定右上角點擊為模擬滑鼠右鍵。

    如此設定,個人覺得最合用。

  • 我試到目前為止,最有效的葉蟎(紅蜘蛛)防治方法

    前提:

    • 我種的是香草植物,要拿來食用,所以我不要使用農藥。
    • 我的植物種在水泥叢林的陽台,不算多元的生態系統,很難引進瓢蟲、草蛉之類的天敵進來。

    曾試過以下方法,失敗:

    • 噴灑號稱椰子油製成的天然洗碗精稀釋溶液,植株隔不到一小時變出現發黑、枯萎現象,葉蟎仍活跳跳。
    • 噴灑號稱天然防蚊液稀釋溶液,發黑、枯萎現象更猛,幾分鐘內就讓植株顯得要死不活,葉蟎仍活跳跳。
    • 泡水法,沒用,只要葉蟎殘留活口,照樣繼續肆虐。

    觀察:

    • 葉蟎吐絲能力卓絕,30 公分的距離照樣搭橋給你看,「盆栽不要放得太密集」之類的建議,對於陽台族來說很難做到。
    • 只要葉蟎殘留活口,過個幾天,卵孵化後,又是一群啃蝕嫩葉的大軍。
    • 葉蟎喜歡乾燥環境,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將植株葉面、葉背噴水「保溼」,也只是眼不見為淨而已,況且還有可能過度給水造成植株爛根。

    有效辦法:

    一直到我看到這篇〈生產者故事-蕭棟樑,提倡自然的黑手農夫-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我才從那些偏方地獄爬回人間界,而且施作真的很簡單,準備很甜很甜的溶液,如發酵乳(養樂多、多多)稀釋溶液,或黑糖水噴灑在植物葉面、葉背上,吸引螞蟻來,就能有效降低葉蟎的量。

    因應葉蟎每隔幾天就會孵化,所以大概隔個一週左右噴灑一次就好。

    當然,可能只是搞不好這個「螞蟻法」對我而言湊巧奏效。

  • Ruby 學習遊戲

    這次參加 COSCUP 2012 有人提起,筆記一下。

    Ruby Koans 知名度似乎比 Ruby Warrior 低?(我當場也想不起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