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ui-Hong YOU

  • 跑 OpenVPN

    以前寫過同樣的主題,此次是在 Arch Linux 上做,且改用密碼驗證。

    參考 [OpenVPN – ArchWiki],把 CA, server key, DH parameters 生出來,在 server.conf 設定 ca, cert, key, dh, push “redirect-gateway”, user, group, plugin /usr/lib/openvpn/openvpn-auth-pam.so login, client-cert-not-required, username-as-common-name。

    在 /etc/rc.local 跑兩個 NAT 設定:

    sh -c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sh -c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8.0.0/24 -o eth0 -j MASQUERADE

    把生出來的 ca.crt 傳給需要使用的 client 端,設定 client.conf 或 NetworkManager OpenVPN 選項。

  • 更改 ThinkPad 鍵盤的 Backward (Previous Page), Forward (Next Page) 對映

    誤按這兩個鍵,讓我少碎念了很多東西。在 forms 寫了一堆東西,誤按了,就沒了。

    參考 [How to get special keys to work – ThinkWiki],先用 xev 找出對應的 keycode 166,167,再重新 mapping 這兩個按鍵的功能,寫到 ~/.Xmodmap 裡。我把它們分別改為 Home & End:

    keycode 166 = Home
    keycode 167 = End

    如此對我而言這累贅的 、常誤按的兩個按鍵,反而變好用。

  • GDIPLUS.DLL 失效

    造成 Security Essentials 與 iTunes 執行失敗。

    這裡找到解決方法:移除那些疑似毀損、或是與 Windows 犯沖的字型。

  • Yes, I am a GNOME Shell Hater

    幾天前,看到 Twitter 上的 @lovecankill 貼了一則訊息:

    想知道的人請關切 #Gnome3Sucks 這個 tag RT @shellex: 我来说一下gnome3有那些反人类的地方。

    於是我才發現,原來我並不寂寞。今早讀到 @shellex 的黑特懶人包〈为什么我弃用Gnome转向KDE(1) | SHELLEX!〉,完完全全把我對 GNOME Shell 的無比幹意表達出來。

    在此之前,與 WM Chang 在 Google+ 的閒聊之中,我曾經寫到:「GNOME 3 很好,但 GNOME Shell 讓我用得幹聲連連至今。」GNOME 3 很多地方我仍覺得不錯,但是就這 GNOME Shell 讓我很不滿。於是我也必須跟不少人一樣,到 GNOME Shell Extensions 裝上「那些」extensions,方才讓我的桌面環境「可用」。

    結果裝完「那些」extensions 後,眼前浮現的,啊這不就是 GNOME 2 的模樣嗎?(崩潰)

  • 在 Arch Linux/X.org 底下用 Spyder 4 校色器

    需要軟體:

    安裝方法:

    1. 裝好 Argyll 與 dispcalGUI。
    2. 將 Spyder 4 所附 CD 放進光碟機並掛載起來。
    3. 跑 spyd4en ${CD_PATH}/Data/Setup.exe 把 spyd4cal.bin 生出來。
    4. 接上 Spyder 4,注意安裝角度,盡可能不要有外部環境光干擾,並建議暫時關閉螢幕保護程式與省電設定;跑 dispcalGUI 開始校色。
    5. 校色完成後安裝配置檔 (Install Profile),選擇套用系統全域 (system-wide)。

    後記:

    • 重新開機後發現 /etc/xdg/autostart/z-dispcalGUI-apply-profiles.desktop 抓不到正確的螢幕硬體裝置,無法自動套用配置,查到必須設定環境變數 ARGYLL_IGNORE_XRANDR1_2 為 yes,寫在 ~/.bashrc 自動設定,解決。
    • 就算是無法過於苛求的一般筆電螢幕,校色過後,還是能「還原」一定程度的色彩表現。相當建議能夠校色就去做。
  • 開啟 Android Emulator 的 GPU 硬體加速

    可以先參考這篇:[A Faster Emulator with Better Hardware Support | Android Developers Blog],實測效果真是驚人。

    我的電腦顯示晶片是 Intel® GM45 Express,OS 是 Arch Linux x86_64,平時都是透過 multilib 機制跑包括 Android SDK 在內的 32-bit 軟體。為了要開啟 Android Emulator 硬體加速,至少要安裝以下套件:

    • lib32-sdl
    • lib32-mesa
    • lib32-mesa-demos
    • lib32-intel-dri
    • lib32-libgles

    確定該有的 SDL & OpenGL 函式庫套件都安裝好了之後,到 AVD Manager 新建一個 AVD,注意此時硬體加速功能與 Snapshot 功能無法兼容,所以不能使用 Snapshot(問題來了,只要硬體加速效果夠快,我不知道我為何還需要用 Snapshot 偷時間?),然後加入 Hardware 設定參數 GPU emulation 為 yes 後存檔,就可以使用了。

    效能簡直跟跑實機沒兩樣。

    當然您的硬體、作業系統設定與我的很可能不一樣,所以請自行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