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08 年 12 月

  • 磨刀霍霍

    Zotero 書目管理工具自 1.0.8 起已解決了 Google Scholar中文書目解析問題。比起兩年前在圖資所幫小蝶老師授課,現在我更敢放心推薦使用 Zotero 去取代 EndNote。

    但是就我一個以華語、中文為主要語文的研究者而言,Zotero 還是有不足之處,像是:

    1. 缺少支援雅虎奇摩學術搜尋的 translator(書目資料解析器)。相對 Google Scholar,不得不說 Yahoo! 奇摩在找中文學術資料方面比較好用。
    2. 缺少支援國家圖書館的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等的 translator。
    3. 缺少 NBINet 的 translator。
    4. 引文格式缺了中文版的 APA 格式

    這週週末,想花點時間把這些 translatorscitation style 補完,這樣之後整理書目會更方便。

    當然,鼓吹別人「棄 E 投 Z」也會更有說服力。

  • It wasn’t me

    在此聲明,我從未在 Library Views 裡用”YHH”的代號留言,那不是我。個人因為學養不足,也不太敢去別的「圖資部落格」那邊造次,只能在自己的站台裡喃喃。

    還有,這篇並不是在自我抬舉,好像只有我能用那個代號似的,但是大學朋友多習慣了那個代號,圖資的圈子很小,沒特別辨明的話,還真的曾有人說以為是我寫的意見。

    像這種場合,就很希望 OpenID 和 Gravatar 這類機制能夠普及啊…。

  • 提款機怎麼不提供多一點不同幣值的鈔券?

    學七中餐廳的收銀小姐,掏仟圓鈔出來買五十圓的自助餐,我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啊,有零錢付的話我也不想找回一疊鈔票和零錢把錢包塞得鼓鼓的啊。

    提款機怎麼不針對不同的區位地段提供多一點不同幣值的鈔券?比如像學校、菜市仔之類的地方就提供佰圓、貳佰圓、伍佰圓;光華商場、博漢區的敗家特區就提供仟圓、貳仟圓啊…。

    為了避免用仟圓大鈔的尷尬,我還常常特地跑去跟捷運站的兌幣兌鈔機打交道。-_-“

  • MilkyTracker 太棒啦~

    Screenshot-MilkyTracker - Untitled.xm

    MilkyTracker,令我懷念的介面(Fasttracker II)重現了!(淚瀑)

    高中接大學的那段期間,迷了一陣子的 MOD 音樂;同時還去用軟體音源器去找 MIDI 音樂來聽,最喜歡的軟體音源是 WinGroove,次者是 YAMAHA S-YXG 系列,反而是很多人推的 Roland VSC 系列我聽起來覺得「還好」,大概是個人喜好比較偏清亮的音色表現吧。

    扯遠了,扯到 MIDI 去…。這裡所謂的 Tracker 可以視為 MOD 音樂的編輯器。MOD 音樂檔案有很多種「變體」,檔名也就有很多分歧,但是目前可以處理的播放軟體或函式庫幾乎都能包辦通吃。大致上 MOD 的原理可視為「內嵌了樂器聲音波形資訊的 MIDI 檔」。約在 486 及 Pentium 初期,那個 CPU 能力可能還難以同時處理「遊戲程式運作」和 MP3 這類音訊格式「即時解碼播放」的時代,在 CD 音源與高貴的 MIDI 音源機之間的遊戲配樂折衷辦法之一,就是使用 MOD 類型的音樂,來兼顧硬體能力與音樂品質。

    The Mod Archive 應是迄今最大宗的 MOD 音樂集散地,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去找個幾首來聽聽。維基百科裡列了一些可用的播放程式,往昔我在 Windows 底下最常用的是 MODPlug Player,OS/2, FreeBSD, Linux 底下則是 MikMOD 和 XMMS。

  • 荷西時期的臺灣島圖,橫著(東上西下)畫的,多的是

    這是工作時所吸收到的臺灣史地知識。除卻老杜弟兄他所獨創之解讀方法與思想(從表面上讀來其實很大義凜然,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這是個泛政治化的社會…)不提,事實上就如標題所說的,荷西時期的臺灣島圖,橫著(東上西下)畫的,多的是。

    喔,還有,這篇我不想拿去給那些最礙臺灣的部落客窮攪和,純粹就學術良知而論。

  • FDUPES,一個找出磁碟裡頭重複檔案的工具

    官網在此,Ubuntu & Debian GNU/Linux 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去套件庫裡裝;其它家我就不知情了…。

    對我這種常常數位相機照片拍完回來就存到電腦裡,但是整張記憶卡塞滿後又會再存一次,外加隨興所至、沒有什麼命名章法的檔案管理習慣的人來說,這個工具軟體真的蠻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