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08 年 5 月

  • 90 23 7E 8C 52 87

    標題這串天書是:「連續劇」。至於是什麼編碼,時間太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再找找。

    Me TV 是個不錯的 DVB 數位電視收看、錄影程式,自 Ubuntu 8.04 開始被收進官方套件庫。可惜的是雖然也具備 EPG (電子節目表)的顯示功能,但是在處理台灣的中文節目表時就只能吐亂碼給你看,是個小小缺憾。

    找了一些資料想 hack,在「尋星族園地 – 中文亂碼」得到不少資訊,回頭再去 trace Me TV 送的錯誤訊息,幾乎可以篤定台灣的數位電視中文節目表文字編碼是用 UNICODE 或 UTF-16。試圖修改 dvb_si.cc,但是在程式直接給 0x14 新增一個對應編碼,功用其實等於去改 ~/.me-tv/me-tv.config 的 epg_encoding 值,且都未能奏效,懷疑是程式可能用 byte-by-byte 的方式處理,而不是丟整個 string 去轉換

    如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 Linux 上頭就能有個可以正常顯示中文 EPG 的 DVB 播放程式。

  • 調整硬碟減噪參數

    把以下這行寫到 /etc/rc.local 裡:

    hdparm -B 254 -M 128 /dev/sda > /dev/null 2>&1

    目的是讓硬碟的喀喀聲變小,不然我裝這部 Hitachi 5K80 在未調整參數的情況下,運轉聲還蠻嚇人的。

  • 漸漸習慣文泉驛正黑體

    Ubuntu 8.04 的中文預設字型改為文泉驛正黑體,前幾天裝好 Ubuntu 8.04 之後一時不太習慣,特別是在 Mozilla Firefox 裡頭的顯示。中間曾試圖調回使用文鼎新宋,不過幾天下來,漸漸習慣了。尤其在點陣字的中文筆劃方面,之前文鼎新宋裡的螢火飛點陣字,類似 Windows,而文泉驛則類似 OS/2 Warp 和 DOS 時代 KOEI 的中文版遊戲字型,看了幾天下來,有莫名其妙難以名狀的親切感。

    See also:

  • 升級到 Ubuntu 8.04

    其實 8.04 釋出當天,我就善用學術資源將 ISO image 順利從台灣的 mirror site 下載回來,不到一分鐘就完成,超快!可是卻拖到昨天才來升級。

    升級之前先把已安裝的軟體套件作成備忘檔,之後在新系統可以有參考依據快速裝好工作環境:

    dpkg –get-selections > dpkg-installed.txt

    再用 rsync 把既有的 7.10 資料備份到外接式硬碟裡:

    sudo rsync -av –delete –exclude /media –exclude /sys –exclude /tmp –exclude /proc / /media/disk

    之後用 fresh install 方式裝好新系統,然後把該裝的軟體套件、該拷貝回來的既有檔案都安置好。

    發現新系統的 Java 採用 OpenJDK,我還傻傻地去另裝 sun-java6-jdk。比較過 Eclipse 和 NetBeans 的表現後,跳槽到後者去。Ubuntu 8.04 這版的 NetBeans 安裝不再囉哩囉唆,爽度有提升。

    Ubuntu 8.04 預裝 Firefox 3.0b5,一堆 extensions 尚未相容,包括沒有它我會挫屎的 Zotero,以及網頁抓圖工具 Screengrab!,前者只好去快快樂樂裝 Development XPI,後者先擱著不處理。Firefox 3.0 的介面外觀和系統原生的視窗元件契合,而且 Mac OS X 上面一些舊版的老問題(掉字、亂碼)都解決了,這是否代表 XUL 的應用程式開發更有搞頭了呢?くっくっくっ…

    Adobe Flash Player 的掉字問題,網路上既有的解決方案是將 /etc/fonts/conf.d/49-sansserif.conf 整個砍掉,我看了一下這檔案的說明內容(” If the font still has no generic name, add sans-serif “),問題可能還是該歸咎 Flash Player 的字型選擇機制不夠 smart。我沒有把這個檔案砍掉,用殊途同歸的方式、把內容註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