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論 SNS 與入口網站的資訊架構設計 (1)

寫這篇文的時候,我正在設計一套 BBS。我希望這套 BBS 除了可以找回過去「只要有心(加上做了一些功課),人人都可以架一個 BBS 站」的樂趣,以及期許這樣的樂趣會喚醒人們對 SNS(社群網絡服務)其實可以不必那麼中心化 (centralized) 的認知,還有一點點練功的成份在。

呃,好吧,我承認,也許不只是一點點而已,我希望透過從做中學,瞭解一個基於 Web 技術的 SNS 該如何設計、實作以及營運管理。

因為這樣的動機,促使我整理對於「這個 BBS」應該如何鑑往知來的想法。所以本文會以時間為主軸,在這條線上看 SNS 與入口網站的資訊架構設計。

1995: BBS 以及絕大部分很靜態的 Web

1995 年,在電腦史上,或者不要那麼浮誇,至少在我的個人電腦利用史上,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一年。這年,當然地,Microsoft 的 Windows 95 在 PC 市場上取得了成功,積極意義上就是說,PC 市場上有了一個普及的 32-bit 作業系統,這使得 PC 用戶的電腦終於有一個能夠充分發揮硬體性能、且不會因為單一程式影響就動輒當機死透的多工、圖形化、多媒體使用介面。

為什麼這個需要在開頭大書特書?因為有了這麼一台具備圖形、多媒體處理能力(且足夠穩定了)的設備,可說是後來我們之所以可以體驗 Web 的一種基礎建設。

(這裡不免要再大膽不怕羞地提一次,當時我是 Windows 95 競爭對手、IBM OS/2 Warp 3.0 的狂熱愛用者,以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個腦殘粉。)

約莫同時,Internet 開始普及到民間,在這之前,數據機 (Modem) 的功能多是玩家用在架設與連接 Dial-up BBS,這種 BBS 跟現在大家用的 Telnet 式 BBS 不太一樣,信件、討論文章為了要節省撥接的電話費,所以通常是用「快信軟體」下載到自己電腦上後再閱讀,同時將您的回應上傳,形成一種「信包交換網路」。

而因為「時間就是金錢(電話費)」、「空間也是金錢(那時主流規格硬碟容量約莫是 540MB~1GB 之間)」的緣故,Dial-up BBS 很注重「言之有物」,不歡迎「灌水」、不需要的「引言」需要刪除。這樣的文化,其實也影響了早期的 Telnet BBS。

回到正題。也就是說,在 1995 年,如果您用約二~四千元台幣買了一台當時主流規格 14.4K 或 28.8K Bps 的數據機,再跟 ISP 業者租用他們的上網服務,或是極其有幸,透過學校電腦教室、宿舍提供的網路連線,就可以「上網」。

為什麼要提這件事呢?這件事的隱含意義是:無論用數據機、網路卡還是什麼我這個鄉下人沒見過的黑科技,在當時終於可以讓一台 PC(當時咸認最具代表性的「資訊設備」)不再只是一座孤島,讓用戶有了線上連結、在上頭可以資訊交流、發展社交,如此的可能性。

而當用戶連上網,或撥進 BBS 後,呈現在其面前的,是由「信區」、「新聞群組」、「版面(看板)」為單位,組織而成的一種資訊架構,透過這樣分門別類、按圖索驥的方式,用戶被動去適應這樣的主題分類,或是積極一點去申請一個主題區,但無論如何,用戶是圍繞在「主題→主題分類」這樣的框架下進行資訊交流。

同時,在 Web 這邊,我們回顧以前的蕃薯藤或是 Yahoo! 的分類目錄設計,一樣也是讓服務提供者決定了主題、分類體系,來引導我們尋得或整理相關的資訊。

那麼,如果您的興趣是所謂的「次文化」、「惡趣味」、不見得在這個分類法下找的到一個歸屬的呢?又或者,您根本不想「被分類」,上網只是想要有個地方裸奔、自言自語呢?BBS 裡可能有些站台可以申請「個人版面」或您乾脆架個「個人站」,Web 也可以有業者提供的免費空間,您就自己架個獨特的網站吧!

大致上說來,當時的網路,是很強調「主題分類」這個框架的。我覺得箇中原因之一是,當時還缺乏一個夠強大、很會爬的搜尋引擎,好讓用戶跳脫被設定的分類體系、自行決定「要找什麼」;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適應人類其實很喜歡翻目錄、型錄的天性。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