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主管討論到這個問題。
我覺得,限制太多,開放太少,就是個問題。限制太多、開放太少,最主要是指缺乏應用像 OAI-PMH, Sitemaps 的機制,讓搜尋引擎爬得到,讓人找得到。請注意,我這邊並不是說把數位化成果都給完全開放、都不要有什麼會員設限、都不要加浮水印還是 DRM 最好啦,我沒有這樣講,請別只把文看一半,又來跟我吵、或訕笑我不懂知識產權問題這些噗啦噗啦的。
圖書館界、博物館界及相關數位典藏、數位化部門,辛苦、兼具勞力與腦力密集所做出來的數位化產品,當然有一定品質,未可否認,但是每次只要提到「推廣」,總是不出那幾招:辦發表會,辦講習,去軋研討會的議程。
問題是,啊發表會、講習、研討會結束之後咧?你們讓搜尋引擎不能簡單爬完系統裡的 metadata,一般民眾在網路上也就不好找到 metadata,那他們又怎能有機會進一步接觸到數位化物件,甚至是原件?那又如何能怪說使用者就是這麼一小撮?
我真的覺得圖資界常常在做一堆沒效率的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