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研究如何避免流通櫃台館員誤處理借還書的?

這個問題我在 PTT 的 library 看板短期(一個多月)就看到出現兩次,之前在宜大圖也遇過。假設讀者甲、乙兩人接連(中間無他人)向流通櫃台A辦理借書,某甲借好了之後輪到某乙,此時若A在讀取某乙的閱覽證時,沒有確實讀到資料,又沒有發現作業錯誤,之後掃描的書籍條碼,就都通通歸某甲借的 (因為流通系統此時的讀者變數值仍是某甲)。

若某乙查詢了自己的借閱紀錄,心存僥倖,或是傻傻不知逾期把書晾在某個暗黑角落,不拿去歸還,那某甲就衰尾了。

還書的問題也差不多,讀者確實把書拿來還了,但是館員卻沒確實刷到其中幾本書籍條碼 (常發生在某些小冊子或厚度不大的繪本),之後也沒再跟讀者確認的話,就又埋了一顆炸彈 (配合經年累月不確實讀架、上架更是如虎添翼!)。

這些問題其實只要建立好更縝密的 SOP,輔以一些科技輔助 (生物辨識、RFID 等) 就能降低發生機率,真要拿來研究可能還會被教授認為是小題大作,但是為什麼業界 (圖書館與自動化系統廠商) 不做,學界也不多關心這些既存的實務問題?

再批評下去,我這隻蝙蝠的聲名又要更黑了。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