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白機的時代,我因為家族長輩處理土地的問題,被帶到某代書事務所作客。在裡頭,看到了那台在台灣小賣店與玩家間積非成是、以公司商標SEGA當商品名稱的MEGA DRIVE(如果您有時光機器,可以回到十幾年前的小賣店的話,那麼可以試看看對著小賣店老闆說:「我要買一台MEGA DRIVE」,有頗大的機率會被回:「啥?你說咩嘎啥咪碗糕?」),酷炫的黑色造型、動作流暢的遊戲表現,讓我的電玩人生首度有那種黑船叩關的震撼感。
在GAMEBOY的時代,同學帶來GAME GEAR(同理,被俗稱為“小SEGA”)和PCE GT,彩色的遊戲畫面,自是再次給我開了眼界的刺激。
在那個時代,有電玩主機的家庭,象徵經濟能力至少是小康程度;而擁有“非任天堂記主機”的人,更給人一種標新立異的優越氣質。用個人電腦來形容的話,就好像80年代,府上“衝”了一台80386的PC,以為已經相當“高科技”,卻看到隔壁那位黃金單身漢,正優雅地用著一台有圖形使用者介面的麥金塔,如此這般地。
在那個資電工業黎明期,用戶間沒有人會大費周章的去酸、去刺別人在用的遊樂器、電腦主機機種。頂多會有好事的廠商會在雜誌上刊登廣告,以各種當時常民普遍看不懂的術語強調自己的產品多麼先進。
我玩我的超級馬力歐兄弟、你玩你的音速小子;我快快樂樂地學著DOS指令、你也快快樂樂地用你的Macintosh。有什麼好戰的?大家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玩都來不及了!
我真正體會到主機大戰的痛,是在小賣店店員惡狠狠地回我:「キャプテン翼J只有出PS版啦!」的時候(啟動DORORO型創傷開關)。彼時FF7效應正強烈發酵,一卡車的廠商棄SEGA SATURN轉投SONY PlayStation,市占率圓餅圖驟變、軟體發行預定表也在商言商的此消彼長。
經濟能力只能在這些破萬元之譜的32-bit機當中取其一的玩家,就好像在玩一場賭局,押錯的SS玩家臉愈來愈臭,PS玩家則像中了爆冷門頭彩大逆轉一樣樂翻天。
同時間,網際網路正一點一滴地普及。交大管科的灰姑娘城堡、中華大學的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是TANet兩大動漫、電玩主題BBS,加上過去撥接式BBS網路的討論文章典藏,為動漫、電玩族群提供了討論、查找資訊的中心站台。
Usenet及過去撥接式BBS約定俗成的不歡迎灌水的規矩,使得起初這些站台以充實的攻略文章吸引玩家投入討論。然而過不了多久,「FF7對Grandia」、「KOF家用移植版人物張數」這類戰文就萌生不絕、綿延至今。
讓我再痛一次的,是在Dreamcast時代。扣除太電欣榮代理的公司貨主機,對於原本應該內建數據機卻未搭載的爭端羅生門,太電欣榮可說是在宣傳活動、軟硬體售價控制做得相當好的代理商。然而SCE放出來的高科技PS後繼機PS2風聲,或多或少打壓了DC的買氣,週遭許多人寧願等著買PS2,也不願給已經有相當豐富軟體陣容的DC一絲絲關愛的眼神。這時我該說什麼?
別說了。還是回去玩吧!--玩都來不及了!
我領悟到能玩才是福,即使是孤單地玩也罷。自此無論PS2, GC, XBOX我都多方嘗試。我是窮鬼,供不起三台主機一次到位,所以無論是在拍賣網站折價換機玩,或是單純買軟體、控制器、記憶卡去借別處的主機玩,都是讓我可以體會各家主機、遊戲樂趣所在的現下最節省的方法。
這些當前世代的主機總有成為明日黃花的一天,而遊戲軟體除了運動類會有年度球員資料的新鮮感要素之外,也沒有過期的問題。其實又何苦執著於當下呢?我在有DC之後尚回頭買了SFC回來重溫キャプテン翼Ⅴ、又在有方便的網拍管道後,回頭將以前只有盜版可買的SS軟體補回正版(「從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最近還買了Ridge Racer Type 4回來重溫(此為敝人最懷念的PS遊戲經典)。
還是回去玩吧!